隨著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化,建立適合我國上市公司質量評價體系,使其成為反映上市公司質量狀況的“晴雨表”,為市場主體各方及時了解上市公司質量狀況、診斷公司質量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正確的政策加以改善,最終提高整個證券市場質量和效益提供依據(jù),成為十分緊要的任務。
建立適合我國上市公司質量評價體系,應在借鑒國外公司對質量評價的規(guī)范性研究以及實證研究的基礎上,充分考慮中國公司的特殊性。目前,國際上許多著名的機構與組織都建立了自己的評價體系,如:標準普爾、戴米諾、里昂證券等。各評價系統(tǒng)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公司質量狀況進行評價,但其基本特征及評價指標體系基本側重公司治理評價方面。
上市公司質量的狀況,可以由公司財務質量控制、治理結構評價等深入細化到對其產品質量好壞的評價。而產品質量的好壞是由各環(huán)節(jié)、各部門、各崗位的工作質量來保證的,即上市公司工作質量的好壞可以從產品的實物質量、客戶滿意度來體現(xiàn)出來。只有借鑒國際經驗,結合中國上市公司所處的法律與制度環(huán)境、市場條件以及上市公司本身的發(fā)展狀況,設置具有中國特色的上市公司評價指標體系,并采用科學的方法對上市公司質量狀況做出準確、客觀的評價,才能正確反映我國上市公司質量的狀況。
當前我們強調新的科學發(fā)展觀,國家實施了中國名牌戰(zhàn)略、卓越績效模式(質量管理獎評審標準)等“質量興國”戰(zhàn)略。與時俱進做好企業(yè)ISO質量管理體系建設,通過制定企業(yè)組織的質量方針、目標,編制質量手冊、程序文件,圍繞組織的質量方針、目標,按所編制質量手冊、程序文件進行實施,通過日常的監(jiān)查予以促進,采用內審、外部監(jiān)督性審核、企業(yè)組織的內部管理評審來評價企業(yè)組織ISO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的運行效果,借助ISO先進的標準管理模式來改善和推進自身的管理以提高組織生存和發(fā)展的競爭力,同時在實踐中不斷豐富GB/T19000族標準的內涵,進而推動我國上市公司質量評價體系的建設,是十分有益而且意義重大深遠的。
《首席信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