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國中部地區(qū)重要的工業(yè)城市,在2014年被列入首批智慧城市建設名單,F如今,悠久的歷史、珍貴的文化遺產,云計算、大數據時代的IT新技術,在這座城市里碰撞、并存。

總投資88億元洛陽打造古都新韻智慧城市范
2014年11月《洛陽智慧城市發(fā)展規(guī)劃(2014—2020年)》出臺,《規(guī)劃》以“古都洛陽智慧新城”為主題,提出通過5年到7年的努力,把洛陽建設成為中原經濟區(qū)極具特色的大數據戰(zhàn)略引領中心、智慧政務示范中心、智慧管理創(chuàng)新中心、智慧服務感知中心、智慧經濟集聚中心,使洛陽的信息社會發(fā)展水平走在中部地區(qū)前列,成為中國古都新韻智慧城市最佳典范。
根據規(guī)劃,洛陽將建設智慧城市云平臺,實施“寬帶洛陽”、云數據中心、智慧洛陽“一張圖”、智慧交通系統、智慧產業(yè)園等32大工程,投資總額約88億元。2014年到2016年是智慧洛陽投資建設的重要階段,70%以上的工程項目將在此間建設,其中包括智慧城市云數據中心、電子政務網絡中心、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公共信息服務平臺以及法人庫、人口庫等基礎數據庫等。
5年內新增200個業(yè)務系統數據平臺扛得住嗎?
洛陽智慧城市云平臺當前的存儲資源需求源自兩個方面:云平臺自身業(yè)務系統和智慧公交、行政審批平臺等智慧城市應用。未來洛陽市各委辦局業(yè)務原則上也將全部部署到云平臺,預計5年內將新增業(yè)務系統200余個,需要考慮增加對應的動態(tài)資源區(qū)。
結合云平臺規(guī)劃需求,其存儲資源池需要采用統一存儲,多控體系架構,融合數據保護、容災功能,總設計容量共計400TB,并支持結構化及非結構化數據的存儲。
面對復雜的應用環(huán)境,浪潮AS18000以其強大的虛擬化功能,以及高可靠、高性能、高可擴展的特性贏得了用戶的青睞,在項目中承載了政務云關鍵數據,盤活了各類老舊系統。
相較于傳統存儲架構需要為不同的數據類型單獨采購相應的SAN、NAS以及對象存儲設備,浪潮AS18000可搭配NAS模塊構成統一存儲,滿足洛陽智慧城市數據量快速增長、數據類型多樣化的趨勢。同時,AS18000支持多級容災、遠程復制及數據恢復,支持同城雙活,未來可平滑過渡到兩地三中心,提供高級別的數據保護及容災功能,滿足用戶對未來容災功能的需求。
AS18000采用靈活、可擴展的模塊化架構,可橫向、縱向擴展,為企業(yè)數據中心提供2至16個控制器和高達256個前端端口。未來隨著洛陽智慧城市云平臺業(yè)務量的增加和復雜度的增加,可以按照相同的架構進行節(jié)點的擴展,實現整個云計算平臺的可擴展性和很好的伸縮性。
數據惠民也要算筆經濟賬
洛陽市目前缺少信息共享交換的技術支撐平臺,很難實現跨部門的信息共享交換和業(yè)務協同。相關公共基礎信息庫也不完善,數據分散在各個不同的部門,數據不完整,且存在數據沖突的現象,公安、計生、民政、工商、稅務等部門不能實時、準確地獲取公共基礎數據。數據中心的建設也缺乏統籌規(guī)劃,造成資源浪費嚴重,維護成本高。
這就像一個人的身體,如果大腦不能靈敏地感知到全身各個器官,并控制它們正常工作,人體四肢也無法很好地互相感知與協作,那么這個人勢必會產生行動障礙,嚴重者甚至導致癱瘓。
針對這一問題,浪潮AS18000可搭配浪潮虛擬化網關AS8000-M3實現虛擬化功能,將不同的SAN陣列進行整合,消除品牌差異,靈活利舊,簡化存儲架構,動態(tài)調整及集中部署,便于集中化管理,實現存儲資源按需分配,從而整體上節(jié)省投資。
超80%公共服務將線上處理
浪潮AS18000高端存儲作為智慧洛陽的大腦中樞,有效地為洛陽市解決了當前各部門之間信息孤島、重復建設、標準繁復、平臺不一等問題,幫助洛陽市整合城市基礎服務信息資源,實現在政務、商務以及交通、教育、醫(yī)療、城管、公安等領域的普及應用。
根據規(guī)劃,洛陽將建設全市企業(yè)證照共享平臺,實現政府各部門間企業(yè)電子證照信息共享,促進電子證照全網絡、全流程受理、驗證、審批、管理與應用。同時,洛陽將建立網上辦事大廳及移動審批平臺,實現各部門信息互聯互通,提高集中受理、聯合審批的一站式服務水平,提升行政審批效率及便民服務質量。在這些系統中,浪潮AS18000高端存儲都將發(fā)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