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新任CEO布萊恩・克蘭尼克(Brian Krzanich)剛剛就職12天就已經完成了一宗收購,對象是ST-Ericsson的衛(wèi)星導航芯片(GPS)業(yè)務部門。ST-Ericsson是愛立信和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的合資公司,長期虧損,于今年三月宣布停運。
無人接手
ST-Ericsson的主要客戶是諾基亞和索尼移動,因為這兩家公司的手機銷售業(yè)績并不理想,受到嚴重拖累。ST-Ericsson的衰落,意味著兩家母公司在移動芯片市場的重要性大打折扣。
移動設備市場的兩大品牌三星和蘋果都在積極開發(fā)自有芯片,其他品牌則依賴高通、聯發(fā)科等供應商,英特爾和博通、英偉達都在爭奪剩下的市場份額?紤]到智能手機產業(yè)的利潤早已被三星和蘋果瓜分,其他芯片供應商從中漁利的機會十分渺茫。ST-Ericsson一直無人接手的原因,大概也是如此。
專利資產
交易的細節(jié)尚未透露,但ST-Ericsson表示該業(yè)務部門出售之后有希望減少大約9000萬美元的開支,可算是拉了ST-Ericsson一把。英特爾此舉增強了其在移動領域的技術實力,公司發(fā)言人表示,收購之后將增加在GPS方面的專利資產,此前在該領域最重要的收購動作是買下了德國芯片公司英飛凌的移動芯片子公司。ST-Ericsson的衛(wèi)星導航芯片將幫助英特爾與高通在市場上競爭,后者生產的GPS芯片已經是無線芯片市場產品線的一部分。
看好地理信息
雖然規(guī)模龐大的英特爾仍舊是桌面電腦和服務器芯片市場的霸主,但是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的表現卻一直差強人意,其主要競爭對手是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高通、英偉達、蘋果和許多其他廠商都是ARM的許可生產商。
一方面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進入成熟期,而另一方面,和地理位置信息技術相關的市場卻在不斷增長,ST-Ericsson預測,截至2014年每五臺新出廠的手機當中就有四臺帶有GPS功能。這一點非常有吸引力,特別是對于想要極力扭轉在移動市場頹勢的英特爾來說。